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销售咨询热线:
13912479193
产物目录
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中心 > 如何通过接触式芯片高低温冲击测试设备缩短测试周期?

如何通过接触式芯片高低温冲击测试设备缩短测试周期?

 更新时间:2025-08-27 点击量:69

在半导体芯片可靠性测试体系中,高低温冲击测试是验证芯片在剧烈温度变化下性能稳定性的关键环节,其测试周期直接影响芯片研发进度与量产效率。接触式芯片高低温冲击测试设备既保障测试数据可靠性,又提升测试效率,为半导体行业快速迭代的芯片测试需求提供支撑。

一、温控核心技术优化

温度响应速度是决定高低温冲击测试周期的核心因素,接触式芯片高低温冲击测试设备通过控制算法升级与制冷加热单元改进,实现温度快速切换与准确控制,从源头缩短单次冲击测试的时间流失。在控制算法层面,设备改变单一笔滨顿控制的局限,采用多算法协同控制策略。这种多算法协同模式,使设备在温度切换过程中能快速逼近目标温度,减少温度波动与稳定时间。

638858393146533817625.jpg


制冷与加热单元的技术改进进一步强化温度响应能力。制冷环节采用复迭式制冷技术,通过多组压缩机与不同类型制冷剂的协同工作,在深低温区间仍能保持较高制冷速率;同时,采用电子膨胀阀替代传统热力膨胀阀,实现制冷剂流量的准确、快速调节,避免制冷量波动导致的温度响应延迟。加热环节则采用压缩机制热与电加热互补的方式,低温启动阶段通过压缩机制热快速提升温度,高温维持阶段结合电加热准确控温,避免单一加热方式在不同温度区间的效率短板,确保全温度范围内的加热速率稳定。

二、热交换结构创新

接触式芯片高低温冲击测试设备的热交换效率直接影响温度传递速度,通过测试头结构、换热介质及流道设计的创新,可降低热阻,加速在设备与芯片间的传递,缩短温度冲击的升降温时间。

测试头作为热传递的核心载体,设备采用高导热系数的材质制作测试头,并通过加工确保测试头表面平整度达到微米级,减少与芯片封装表面的接触间隙,降低接触热阻。同时,测试头内部设计多组单独的微型换热通道,使换热介质能直接流经测试头接触区域,避免二次换热带来的损耗。

换热介质与流道系统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传递速度。在介质选择上,采用低粘度、高导热性能的专用换热介质,减少介质在流道内的流动阻力,提升循环速度;同时,介质具备宽温度适用范围,在苛刻高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理特性与导热性能,避免因介质凝固或粘度骤增导致的循环中断。此外,通过优化流道布局,确保换热介质均匀分布于测试头各区域,避免局部温度差异导致的测试偏差,同时提升整体热交换速率。

叁、自动化控制与协同技术

传统高低温冲击测试流程中,人工干预环节较多,易导致测试中断与时间浪费。接触式芯片高低温冲击测试设备通过自动化控制功能升级与多设备协同技术。自动化控制功能覆盖测试全流程。设备配备可编程控制系统,支持预设温度冲击曲线,测试启动后可自动执行温度切换、保温、循环等操作,无需人工干预。针对批量测试场景,设备可设计多工位测试结构,实现多颗芯片的同步测试,大幅提升单位时间的测试量。

接触式芯片高低温冲击测试设备通过温控核心技术优化、热交换结构创新、自动化控制与协同技术升级,构建了缩短测试周期的完整技术路径。这些技术不仅缩短了测试周期,还保障了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与一致性,为半导体芯片的快速研发与量产提供支撑。